当前位置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行业资讯 市场动态
[亚洲]马尔代夫看好中国渔业市场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15-06-24

马尔代夫渔业与农业部副部长亚当·曼尼克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马尔代夫渔业优势明显,但直接出口到中国的却很少,关税是重要原因。希望自贸区建设能提速,使中马渔业合作迎来新契机。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尔代夫,欢迎马方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今年2月,中国和马尔代夫启动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中马两国经贸热点不断涌现。

日前,国际商报记者在第三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上专访了马尔代夫渔业与农业部副部长亚当·曼尼克,其将马尔代夫三大支柱产业中的渔业作为个案,剖析了中马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

“很想与中国做生意”

国际商报:中马经贸合作潜力在哪里,渔业在马尔代夫的发展状况如何?

亚当·曼尼克: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岛国。对于中国,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到马尔代夫旅游。实际上,旅游、船运和渔业是马尔代夫经济的三大支柱,马尔代夫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马尔代夫主要产有金枪鱼、鲷鱼、石斑鱼、海参、鲣鱼、龙虾等。因为法律禁止所有捕捞作业渔船使用网具捕捞,只允许用钓具,并规定了鱼类出口的重量,马尔代夫出口的鱼类产品非常干净。目前马尔代夫鱼类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

国际商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亚当·曼尼克:我在大连曾参加过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海一家企业订购了我们一集装箱的金枪鱼。我发现中国的潜在消费市场巨大。中国人喜爱美食,而我们正好可大量供应高质量的鱼类产品。以金枪鱼为例,马尔代夫每年金枪鱼产量为11万~12万吨,但直接出口到中国的却很少。

此次10家马尔代夫企业参加南博会,其中4家是渔业企业。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与中国做生意,让更多人了解马尔代夫的鱼类产品。我们也正在考虑,按照中国人的审美、饮食习惯、口味制作和包装马尔代夫的鱼类产品,比如将其放到微波炉加热就能食用。我们不想以量取胜,而想在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同时,提高鱼类产品的附加值。

“这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国际商报:今年2月,中国和马尔代夫启动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您对自贸区建设有什么期待?

亚当·曼尼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马尔代夫的鱼类产品干净,质量好,但直接出口到中国的却很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关税。东盟有些国家也和我们一样出口鱼类产品,但他们的关税为零,这意味着我们的鱼类产品出口价格至少比他们高出12%。我希望加快自贸区建设,这样更多的马尔代夫鱼类产品就能大量出口到中国。

国际商报:历史上,马尔代夫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对于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您有什么设想?

亚当·曼尼克:双方政府沟通很紧密,目前中国已有多个投资合作项目,比如机场、海岛延伸计划、跨海大桥等。前不久,两国刚达成包括26个合作项目的合作协议。

在渔业方面,我们很期待双方能细化合作。除了渔业贸易之外,我们也很期待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尤其是海洋生物养殖技术。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一个合作养殖海参的项目,但比较小,我们希望拥有更多、更好的技术,用来发展海洋养殖经济。

当然,目前语言是影响双方合作的障碍之一。马尔代夫官方用语是英语。在签署中文公文时,需翻译成英文,不仅需要时间,还有可能产生语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