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世界棕榈油市场又一次遭遇价格波动的局面。欧元区危机尚未获得解决,美国经济复苏迟缓无力,中国经济逐渐降温,这一切导致世界市场对棕榈油的需求有所降低。同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大增。世界棕榈油储量创历史新高,而马来西亚的毛棕榈油价则降至三年来最低点。而以马来西亚市场价格为参照的泰国棕榈油价也难逃同一命运。去年4月泰国毛棕榈油价达到顶点35.90铢/公斤,棕榈果价格也高达6.23铢/公斤,棕榈种植农喜笑颜开。但7月开始,棕榈油价逐步下跌,到12月份跌至毛棕榈油22.95铢/公斤,棕榈果跌至3.53铢/公斤。
世界棕榈油产销简况
2007/2008年度至2011/2012年度,世界棕榈油产量年增5.19%。2011/2012年度产量为5,070万吨,较上年度的4,792万吨提高5.80%。棕榈油产量最高的两个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产量为2,590万吨和1,820万吨,共占世界总产量的86.98%。
过去5年间,全球市场对棕榈油的需求增幅约为5.48%/年。需求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及欧盟,需求分别为741万吨、713万吨、584万吨和500万吨。
2008年至2012年,马来西亚市场的毛棕榈油价格增幅为4.24%/年,2012年价格是2,908.87零吉/吨(约29.72铢/公斤)。
2007/2008年度至2011/2012年度,世界市场棕榈油出口平均每年增长4.07%,进口年均增幅5.11%。2011/2012年度总出口额3,845万吨,同比上升4.60%。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最大的出口国,分别出口1,790万吨和1,640万吨,合计占总出口量的89.21%。同期世界棕榈油总进口量3,787万吨,同比增长5.55%。印度、中国和欧盟分别进口730万吨、584万吨和520万吨。
泰国产销状况
2012年泰国棕榈作物收成面积398万莱(1莱=1600平方米),棕榈作物产量1,133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6.13%和5.10%。因气候变化,尤其是2009年雨季推迟,2010年和2011年年底的水灾,导致2012年棕榈作物莱产量为2,844公斤,同比下降1.11%。
2008年至2012年间,泰国无论在食用方面或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方面,对棕榈油的需求都在不断升高,平均年增0.06%和16.98%。2012年棕榈油食用量100万吨,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用量37.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55%和61.15%。全年棕榈油用量为160.71万吨,同比增长26.23%。泰国能源部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使用生物柴油B5的政策,也有助于提高棕榈油的用量。
过去5年中,无论是棕榈果或是棕榈油的价格,整体上都与世界市场的植物油价格增长走向一致。2012年,棕榈种植农出售棕榈果的平均价格是4.97铢/公斤,同比降低6.93%;毛棕榈油和纯棕榈油的曼谷批发价分别是31.22铢/公斤和36.37铢/公斤,同比降幅是8.50%和15.48%。
2008年至2012年中,毛棕榈油的出口增长率为平均每年20.15%,2012年泰国出口棕榈油约30万吨,与上年相比下滑22.87%。主要因为去年6月政府提高了棕榈油出口税,以防止发生棕榈油短缺,及维持国内食用棕榈油的价格。在进口方面,只有在出现国内棕榈作物收成供不应求的状况,国家棕榈油政策委员会才会允许进口棕榈油解决短缺问题。2011年泰国进口棕榈油59,793吨,2012年进口40,056吨。
2013年走向
多年来,印度和中国一直是世界棕榈油市场进口大户。尤其是印度,在过去10年中,印度的植物油进口扩大了125%,而其中棕榈油的比重占到进口植物油的70%。印度食用棕榈油的比例也从29.1%上升至2011/2012年度的45.4%。但因近年印度经济增长减缓,2013年甚至可能出现10年最低增幅,所以市场预计印度的棕榈油进口可能从去年12.2%的增长降至3.0%。而中国进口的棕榈油占植物油进口总量的63.0%。预计今年中国棕榈油进口增幅将从去年的2.3%提高到7.9%,主要因为中国国内植物油产量减少,而中国经济亦表现出逐步复苏回升的势态。
市场预计今年国际棕榈油市场总出口量可能比去年增长5.88%,达到4,071万吨,因棕榈油价格走低,刺激消费量的上升。
2013年泰国棕榈作物收成面积预计在411万莱左右,作物产量可达1,202万吨,分别比去年提高3.27%和6.09%。主要因为2008年至2010年种植的棕榈作物已逐渐开始收获,产量升高;而棕榈作物市价尚可,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农民的种植兴趣;此外,适宜的天气状况也将有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预计泰国国内市场今年对棕榈油的需求约161万吨,较去年略高0.17%。其中,用于食用方面估计约100万吨,用于生产生物柴油(B100)的估计与去年近似,在61万吨上下。泰国能源部规定生物柴油中棕榈油所占比例约为5%。此外,泰国出口国际市场的棕榈油预计在30万吨左右,与去年出口量相近。据估计,国内棕榈果和棕榈油价格可能在每公斤4.00至5.00铢内波动,毛棕榈油价格则是每公斤25.00至26.00铢。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对于2013年泰国棕榈油的产销带来影响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影响棕榈种植业的自然灾害,以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降低出口关税的政策。近年气候反常,旱涝灾害不断,致使对棕榈作物的收成难以作出正确预料。例如2012年政府在棕榈油产品短缺时期开放进口,但到年底产品正常进入市场后,泰国棕榈油的库存量却超过了正常标准。2012年第4季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大棕榈油产国下调毛棕榈油的出口关税,导致2013年世界市场上的毛棕榈油价格出现下行趋势,甚至可能低于国内价格,所以也影响到了泰国毛棕榈油的出口。
就总体而言,棕榈作物产量的增幅略高于市场需求,这也是导致国际市场价格涨跌不定的一个原因。因此,棕榈种植国开始考虑对其实施永续性管理,即转而加强开发国内市场,扩大自身的消费。同时,也不断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以期提高棕榈产品的附加价值。因为在这世界经济仍显脆弱,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下,仅靠国际市场难以维持长期发展。
对于泰国棕榈业,生产成本偏高是最大的弱点。无论是棕榈种植农、榨油厂或是精炼厂,其生产规模相对生产大国而言都比较小,所以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部份业界人士建议:政府应该尽快通过国家棕榈油条例,即集中各方面相关人士的意见,建立泰国棕榈业自上游至下游产业的全套完整体系。产业体系建成后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内的工业使用和消费食用,保持泰国棕榈业的可持续发展,胜于以往仅靠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做法。
国际棕榈油市场相关数据 |
|||||
单位:百万吨 |
|||||
国家 |
2010/11 |
2011/12 |
增幅 |
比例 |
2012/13 |
产量 |
|||||
印度尼西亚 |
23.6 |
25.9 |
9.07% |
51.08% |
28 |
马来西亚 |
18.21 |
18.2 |
1.25% |
35.90% |
18.5 |
泰国 |
1.29 |
1.55 |
6.20% |
3.06% |
1.7 |
其它国家 |
4.82 |
5.05 |
2.73% |
9.96% |
5.13 |
总计 |
47.92 |
50.7 |
5.19% |
100.00% |
53.33 |
进口量 |
|||||
印度 |
6.66 |
7.3 |
7.49% |
19.28% |
7.7 |
中国 |
5.71 |
5.84 |
1.56% |
15.42% |
6.4 |
欧盟国家 |
4.64 |
5.2 |
-0.77% |
13.73% |
5.4 |
巴基斯坦 |
2.1 |
2.15 |
2.78% |
5.68% |
2.26 |
其它国家 |
16.77 |
17.38 |
7.96% |
45.89% |
18.15 |
总计 |
35.88 |
37.87 |
5.11% |
100.00% |
39.91 |
出口量 |
|||||
印度尼西亚 |
16.42 |
17.9 |
5.38% |
46.56% |
19.6 |
马来西亚 |
16.31 |
16.4 |
2.83% |
42.65% |
16.7 |
其它国家 |
4.03 |
4.15 |
3.88% |
10.79% |
4.41 |
总计 |
36.76 |
38.45 |
4.07% |
100.00% |
40.71 |
消费量 |
|||||
印度 |
7.08 |
7.41 |
9.22% |
15.11% |
7.95 |
印度尼西亚 |
6.35 |
7.13 |
11.07% |
14.55% |
7.87 |
中国 |
5.8 |
5.84 |
2.60% |
11.92% |
6.4 |
欧盟国家 |
4.81 |
5 |
0.34% |
10.20% |
5.07 |
马来西亚 |
3.23 |
3.23 |
0.37% |
6.59% |
3.6 |
其它国家 |
19.65 |
20.4 |
5.75% |
41.62% |
21.19 |
总计 |
46.91 |
49 |
5.48% |
100.00% |
52.09 |
资料来源: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农业经济研究处 |
泰国盘谷银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