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类
(一)欧委会拟定的政府采购新政策或将对我封闭市场。
6月7日,鸥盟委员会在官网上对第三国进入欧盟政府采购市场新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期自即日起至8月2日止。有关建议将在2011年下半年的立法过程中被整理、吸纳。欧委会在调查问卷中针对中国这样未加入GPA国家进入欧盟政府采购市场,提出两种立法设想:一是全面关闭欧盟政府采购市场。欧盟的采购主体必须有特别原因才能采购中国产品;二是欧盟采购主体向欧委会申报,欧委会将审查获得合同的第三国对欧市场开放情况,并有权采取措施对某些国家关闭欧盟部分政府采购市场。这两种设想无论采取哪种,都将对我对欧盟贸易和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二)欧盟将对镉实施新的禁令。
近期,欧盟行业和环境委员会称,自2011年12月起,欧盟将禁止制造商在珠宝、塑料以及合金焊料中使用镉。而回收PVC材料则在豁免范围之内。此外,鸥盟委员会也正在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禁止在珠宝中使用铅。
(三)欧委会建议出台新版能源效率指令。
6 月22 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关于出台新版能源效率指令建议(COM(2011)370),新指令拟取代原指令2004/8/EC 和2006/32/EC。新指令将从多方面强化能源效率措施:成员国要形成能源效率工作方案,以确保各国能源销售量每年减少1.5%;公共部门为能效提升做出榜样;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促进工业部门节能;提高能源发生和回收利用效率。
(四)法国碳标签制度7月试运行。
法国政府近日出台新环保法案,要求在法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包括标示其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的全过程)的碳含量,即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在产品标签上标示出来。该法案今年7月1日将开始试运行,时间1年。目前世界有12个国家和地区立法要求企业实行碳标签制度,有1000多家企业将低碳作为其供应链的要素之一。
(五)中国是阿根廷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阿根廷《民族报》报道,“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lobal Trade Alert)的统计数据显示,阿根廷采取的进口限制措施数量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中名列首位。该组织的数据同时显示,受阿根廷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地区)为中国,共有65项措施涉及,其他国家依次为泰国(40项)、越南(37项)、香港(35项)、巴西和巴基斯坦(31项)、朝鲜(29项)、德国(28项)、意大利和西班牙(27项)、美国(25项)和乌拉圭(24项)。
二、五矿化工类
(一)越南将进一步限制矿产资源出口。
越南《海关报》报道,越财政部最近已请示政府总理,允许对部分出口额激增300%的矿石和矿产出口税上调5—10个百分点。财政部已于2009年和2010年将上述产品出口税上调到10%—30%,以限制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出口及确保国内生产需求。但是,矿石和矿产出口仍有增无减(比2009年增加15%)。
(二)埃及政府提高大理石出口税。
埃及工业和外贸部长绥叶德强调,对大理石和花岗岩等石材物资增加出口税,由原先每吨80埃镑提高至150埃镑,主要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促进埃及本土石材加工能力的提高,增加产品附加值,并为埃及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埃及石材出口商表示反对政府加税的决定,担心此举将直接导致出口减少,市场流失。对此,绥叶德表示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支持石材产业相关生产商、出口商和投资者,实现提升产品质量,更好的满足中国、意大利等海外市场需要。中国是埃及石材最大的出口市场,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33%。
(三)俄白哈关税同盟提高轮胎进口税。
国际文传电讯社近日消息,俄白哈关税同盟拟将农业、建筑及工程机械用轮胎的进口税自5%提高到15%。发布该消息的俄经济发展部称,这项提议是由白俄罗斯向关税同盟委员会秘书处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上述产品在俄本国的生产,提高上述产品在俄市场上的竞争力。2010年8月,关税同盟委员会已经把轿车和大巴车二手轮胎的特别进口税自6.9欧元/条提升至20欧元/条。
三、食品土畜类
(一)越南拟大幅提高木材等出口税。
越南《经济时报》网站报道,鉴于目前出现中国大量收购越南木材(如橡胶木等)现象,越南财政部日前正式建议政府总理将木材及木制品的出口税上限提高到20%。该部建议将铁路枕木和电车道枕木的出口税由目前的5%提高到20%,因为2010年越南的枕木出口增长了300%。报道称,越南财政部同时还建议提高钢材和水泥的出口税,其中,钢材与钢坯的出口税分别提高到1.3—2%和3%,水泥和水泥熟料的出口税分别提高到5.3%和5%。
(二)巴西新规拟禁止部分食品使用营养标签。
巴西即将实施《南方共同市场有关食品营养标签的决议草案》。草案规定禁止在酒精饮料、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香料、醋、咖啡、未添加其他包含营养成分物质的草药类饮品的包装上使用营养标签;新规不适用于特定目的的食品、矿泉水及其他饮用瓶装水和食盐类产品。维生素类和矿物类食品仅能在南共市规定“日营养摄入量参考值”的产品上使用营养标签。决议草案涉及的营养标签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媒体广告和所有口头或者书面传送的信息。
四、轻工工艺类
(一)美企业对我保护套及配件提出337调查申请。
5月26日,美国Otter Products LLC公司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美国、中国及中国香港地区的多家企业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销售的保护套及其配件产品侵犯了其在美注册的有效专利,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被申请人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我大陆地区共有12家企业涉案,这是今年美国企业提及的涉及我出口产品的第9起337调查。
(二)韩国拟设定金属制品中镍含量安全标准。
韩国即将实施《工业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志修正案草案》。草案拟设定对耳环、项链、手镯、装饰链、指环、垂饰、脚镯、指甲装饰品、耳钉、手表、手表带及头饰等直接接触皮肤的金属制品的镍含量安全标准,要求上述产品中镍的释放量不得超过0.5微克/平方厘米/星期。该草案预计于2011年8月后批准通过,并于2012年8月后生效实施。
五、医疗保健类
日本企业对中国输美辅酶Q10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
6月17日,日本Kaneka公司(原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337调查申请,指控中国、美国、日本等7家企业生产和对美销售的辅酶Q10(Coenzyme Q10)产品侵犯了其在美注册的1项生产工艺专利,要求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被告企业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我国3家企业被列入被告名单。预计美方将于7月17日左右立案。据了解,日本Kaneka公司自2010年起曾在法国、德国及美国地区法院针对上述被告多次提起侵权诉讼。涉案产品属一种广泛分布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脂溶性维生素物质,具有激活细胞能量新陈代谢与抗自由基氧化等两大关键功能,在心脏保健、抗衰老、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产品在美国的海关税号为2914699000、2914692000、2933492600、2936291510、3507907000。这是今年以来外国企业在美提起的涉及我出口产品的第11起337调查申请。
六、机电类
(一)美国对中国输美照明控制设备发起337调查。
6月10日,应美国路创电子公司(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的申请,美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中国和美国10家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销售照明控制设备的企业发起337调查。我浙江三家企业涉案。涉案产品为包括调光开关在内的照明控制设备,美国海关税号为85365090。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涉及我出口产品的第8起337调查。
(二)美国企业对中国输美电子壁炉产品提起337调查申
6月17日,美国TS Investment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Twin-Star 国际公司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指控中国1家企业及1名公民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销售的电子壁炉(Electric Fireplace)产品侵犯了其商业秘密,请求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被申请人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该涉案产品的美国海关税号为8516290090。预计美方将于7月17日左右决定是否立案调查。这是今年以来外国企业在美提起的涉及我出口产品的第12起337调查申请。
(三)欧盟电动机节能标准6 月16 日开始实施。
德国电子电气行业协会于6 月15 日发布称,欧盟电力发动机法规M640/2009 号第一阶段从6 月16 日开始实施,所有新上市的电动机必须满足国际能效标准IE2。法规涉及所有0.75 至375 千瓦的交流电动机,如水泵、电梯、鼓风机用电动机。该法规共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二和第三阶段将于2015 年和2017 年实施,能效标准将提高至IE3 级。
(四)巴基斯坦可能取消进口设备免税待遇。
根据巴基斯坦《商业记录报》报道,新的税收改革法案将取消从外国进口设备的进口零关税待遇。如果法案实施将对外国投资者带来很大影响,运营成本将有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