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的一项新规定,从10月1日起,将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要求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口岸进入;所有货物必须有常规入境文件才被允许进入指定口岸;将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每一个麻袋)。此次欧盟抽样检测的农残项目指标也有所提高,噻嗪酮、吡虫啉、三唑磷等主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都更加严格。欧盟新规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难度,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将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
参加第110届第三期广交会的企业反映,面对欧盟出台新措施,受访的相关部门和企业普遍认为,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茶叶出口。
出口茶叶要打破壁垒,应当认真分析销售市场的准入要求,比如具体采用哪些检测指标,每项指标又是什么标准,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种茶基地环境过关,土壤达标,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要对基地施肥、用药等进行统一管理,使用农家肥、生物肥等,避免农药残留;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管控,确保茶叶生产过程不出问题。
这次短暂的阵痛过后,国内茶企又会迎来一次重新洗牌。对早做准备、信心坚定的品牌企业而言,欧盟提高检测标准反而能够促进事业更快发展;而那些跟不上脚步的企业,则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
新的出口门槛也对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了考验。面对欧盟新规可能带来的冲击,企业普遍表示,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对企业的生产给予引导和帮助。希望政府向“借力”的同时,很多企业还建议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对生物药的研制开发,减少甚至消除农药残留。
(食土商会)